大班美术教材《变废为宝》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,让婴幼儿训练动手能力,掌握自己改造废旧物品,认识可收购借助的废旧物品,培养婴幼儿的节省意识,培养节省的好习惯,使婴幼儿大胆发挥想象,尝试创造新奇的艺术品,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美术《变废为宝》教材吧。
设计意图:
目前的孩子每件事都是爸爸妈妈包办,动手能了较差,而且浪费的习惯非常紧急,从小就不了解节省,为此我设计了《变废为宝》这一活动。我是以培养婴幼儿动手工脑为中心,通过不一样的废旧物品,启发婴幼儿想象、组合、尝试、体验革新设计的乐趣。教程本身内容源自生活,激起婴幼儿多注意、关注并察看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。本活动由一次性纸杯、鸡蛋壳、牙膏盒,铅笔削等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,不断革新、大胆改良,使孩子感觉到废旧物品的作用和组合革新。在此基础上重视了察看能力、组合革新能力相互渗透和培养。同时让孩子培养节省、不浪费资源,爱惜环境的好习惯。孩子们在玩中做,在做中思,既提升了动手能力又进步了思维想象力。
我针对大班婴幼儿的年龄特征,选择了孩子们容易见到的几种物品,譬如:鸡蛋壳、铅笔削;在孩子制作的程序上我也选择了简单的剪、贴、画的办法,如此孩子容易学会,易于完成作品。
活动目的:
1.认识可收购借助的废旧物品,培养婴幼儿的节省意识,培养节省的好习惯。
2.训练婴幼儿的动手能力,掌握自己改造废旧物品。
3.使婴幼儿大胆发挥想象,尝试创造新奇的艺术品。
4.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。
5.喜欢参加艺术活动,并能大胆地表现我们的情感和体验。
活动筹备:
1.提前让婴幼儿采集家里的废旧物品:牙膏盒、饼干盒、药盒等纸盒、一次性纸杯(用过的)、鸡蛋壳、铅笔削。
2.剪刀、胶水、双面胶、水彩笔、水粉颜料。
3.一些废旧物品做的玩具、装饰画:娃娃(一次性纸杯做的)彩虹图(鸡蛋壳做的)跳舞的女孩图(铅笔削做的),各种汽车(各种纸盒做的),高跷(易拉罐做的)、飞盘(毛线和硬纸板做的)等
活动过程:
1.请婴幼儿赏析变废为宝的作品
教师带领婴幼儿参观作品,请婴幼儿细心察看,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。
2.讨论作品
师:(1)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?
(2)这类作品跟大家平常见到的有哪些不同?
(3)这类好看的作品是如何做的?
3.解说做法
(1)一一出示作品,将步骤演示一遍,让婴幼儿边看边说。
(2)鼓励婴幼儿发挥想象,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同的作品。
(3)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,让婴幼儿赏析,玩弄,知道废旧物品的多种作用与功效,并启发婴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,说出大家班借助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,看哪个说得多。
4.婴幼儿操作
请婴幼儿做一次小小设计师,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。比比哪个的作品最别致。
引导婴幼儿用不一样的废旧物品,通过画、剪、粘贴、包装等组合革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。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。
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,发现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准时给予鼓励和帮助,以便孩子完成作品。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婴幼儿,可以鼓励他们选择简单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,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能做的认真,学的高兴。
5.作品展示
将婴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,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我们的作品和其他人的作品,享受成功的喜悦。让婴幼儿在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交流、推荐技巧。
活动延伸:
通过本次教学活动,培养婴幼儿在日常注意节省的精神,让婴幼儿掌握废物借助,让婴幼儿在日常采集一些平凡的废旧物变成日常有用的物品,成为一个勤学善思、心灵巧手的好孩子。
小百科:宝,汉语常用字,读作bǎo,最早见于甲骨文,本义是指珍贵的东西。